黑貓歌舞團


二戰後,民生凋蔽,唱片工業欠缺技術,不復戰前榮景,流行音樂的創作者以兩三個人自組一個小型樂隊,在人潮聚集的地方,直接做現場的表演,讓這些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曲,在市井小民間口耳相傳了起來…而這其中,將台語歌曲走唱文化推到極致的,就屬「楊三郎」了。

曾以〈望你早歸〉受到矚目的台語作曲家-「楊三郎」,1950年代就為了推廣自己的作品,組了一個小型樂隊,到處走唱於廟埕的露天廣場賣歌、賣唱,目的就是為了發表自己苦心創作出的歌曲。

1952年,他帶著樂師和好友「那卡諾」、「白明華」…等人籌組了一個「黑貓歌舞團」從小編製的3~5個人,走唱到後來「黑貓歌舞團」發展到40~50個人的全省巡迴公演。華麗的服裝背景,舞台燈光,優美的詞曲,吸引很多台灣各地的觀眾。

楊三郎的「黑貓歌舞團」創造了台灣歌舞團文化的指標。人們對這樣的表演感到新奇,楊三郎的歌也變成人人傳唱的流行歌曲。從露天歌廳到歌舞團演出的精緻化,華語和台語歌曲用表演形式,延續了創作的生命力,也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的特殊消費娛樂。

熱門樂團唱西洋歌


韓戰爆發後,美國派軍駐台協防;越戰時,台灣更是美軍的中繼休憩站。來到島上的美國大兵越來越多,也帶來許多西方歌曲,西洋歌在台灣年輕人之間蔚為風潮。因此,西洋歌曲也隨國際情勢進入台灣。

最早演唱西洋歌曲的台灣搖滾樂團,應屬活躍於五○年代的「洛克樂隊」及「雷蒙合唱團」,他們在老外常去的俱樂部、夜總會,演唱西洋歌曲。如台中的CCK「清泉崗機場」、台北的「三軍球場」,經常看見這些年輕樂團的演唱盛況!

金祖齡

1937年生,歿於2014年。他是台灣最早組熱門樂團的音樂份子,整日盤旋的西洋式唱腔,金祖齡當年在樂壇的聲譽,絕對不亞於當今五月天的聲勢。

1953年高中時期,金祖齡和一群喜歡西洋音樂的年輕人組了台灣第一支熱門合唱團「洛克樂隊」,名之為「洛克」乃是取自英文「Rock」的翻譯。

1959年在台灣的美國海軍俱樂部Sea Dragon長期駐唱。1964年組了「雷蒙樂團」之後,更是聲名大噪。

動感歌后 派娜娜


高菊花,一個你可能不曾聽過的名字,她是一位台灣鄒族的「番社姑娘」,也是一位實力派歌星,藝名叫做「派娜娜」,1950年代,一般老百姓大多是透過收音機,才能聽到流行歌曲,但作風洋派的有錢人喜歡上歌廳、舞廳,享受流行音樂現場的聲光演出,這是屬於上流社會奢華的娛樂。

「派娜娜」的歌聲,在當年的現場歌舞生涯中,迷倒一眾台灣官商權貴,紅極一時。資深紅歌星-「青山」說到年輕的時候在「三軍球場」看演唱會,當時社會風氣保守拘謹,但是只有派娜娜一上台,就把麥克風從架子上拔起來,跳遍整個舞台,更不時帶動台下觀眾一起合唱,還比賽哪一區的觀眾唱得最大聲,青山說:「派娜娜,她真是動感歌后,真的是鼻祖!」

音樂故事影音特輯

派娜娜

(1932~2016年)

中文名高菊花

鄒族領袖高一生的長女

一九五四年

父親因白色恐怖遭難

派娜娜開始她的歌唱生涯

為了躲避政治禍延

她終生沒有出過唱片

音樂專欄


「本網站上之一切文字,著作權皆屬於野火樂集所有,非經同意,不得轉載」

Scroll to top